《庄子·列御寇》载:“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则寓言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
①文化传承要适应社会实践的要求
②提高文化修养要着眼于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③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培养的
④提高文化修养应当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所依也”;柏拉图认为“事物是理念的影子”。这两种观点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 D.不变论和诡辩论的对立 |
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
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 B.主观主义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D.辩证唯物主义 |
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B.存在就是被感知 |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