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哥伦布
(1)图中哥伦布开辟的航线是 。
(2)材料二中哥伦布这句话反映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 “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却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3)材料三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人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出现不同观点的原因。
材料四: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4)据材料四,说说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________;(2分)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________作为规范文字。
(2)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2分)汉武帝为削弱王国势力又采用了什么方法?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和汉武帝各采用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分)
(2)材料二中“务耕织”“尚军功”分别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 (2分)
(3) “商鞅之法,良法也”,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3分)
(4)你认为二位改革者有何共同之处?(2分)
1840年,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据此请回答:
(1) “1840年,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是指哪一场战争?这一场战争之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流落天涯四月天,尊前相对泪涓涓。师亡黄海中原乱,约到马关故土捐”。这首诗是对哪一屈辱条约的描述?
(3)西方列强的哪次侵华战争使得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近代中国的屈辱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选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
材料二: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高呼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请回答:
(1)读材料一,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哪个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3)上述材料反映出这场运动前后期的中心和主力有什么变化?
(4)我们应该从这些学生身上学习怎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