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法国大革命 |
| C.美国独立战争 | D.拿破仑战争 |
如图是某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的学习目录。由此判断本课的主题是( )

| A. |
国防建设迅速发展 |
B. |
文化园地百花齐放 |
| C. |
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
D. |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
申纪兰(1929﹣2020)是唯一一位连任第一至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提出很多聚焦农村、农民的议案,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她的这些成就得益于实行( )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C.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从 到 ,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的攀升幅度;从 到 ,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材料中的“40年来”应始于( )
| A. |
1949年 |
B. |
1956年 |
C. |
1966年 |
D. |
1978年 |
从1964年开始,我国投入巨资,在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中,建成了攀枝花钢铁公司、酒泉航天中心、东方汽轮机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上述材料说明,我国( )
| A. |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B. |
工业化建设成就斐然 |
| C.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
D. |
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
2021年,朱彦夫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其简历上说“14岁的朱彦夫报名参军,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等上百次战役、战斗”。这段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 )
| A. |
北伐战争 |
B. |
土地革命 |
| C. |
抗日战争 |
D. |
人民解放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