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材料二 瓦特没有重走人类几千年走过的弯路,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瓦特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他最终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材料三 因工业革命而迅速发展的英国,超越荷、葡、西等国,后来居上,为拓展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急需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叩开中国的大门。
(1)材料一中,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是什么?为什么?
(2)瓦特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交通运输方面的哪些进步?
(3)为了“叩开中国的大门”,英国采取了怎样的军事行动?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4)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影响世界走向整体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口号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
(2)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90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
京师同文馆 |
1862年 |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
安庆内军械所 |
1861年 |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
轮船招商局 |
1872年 |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
汉阳铁厂 |
1890年 |
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从1919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派别的活动?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答出三位)
(2)材料二是中国发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该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三是哪个政党的革命纲领?后来它被谁阐发为什么,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 材料四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请你观察下图中的人物,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图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是谁吗?(依次写出姓名)
(2)他们各自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1929———1933年,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
46.2% |
28.4% |
40.6% |
16.5% |
8.4% |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德意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造成美、英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摆脱以上困境,遭受打击最严重的两个国家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3、你认为德国实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这一目标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的美国:
○南方的种植园主把棉花和其他原料运往英国,从英国输入大批工业品。
○北方资产阶级希望提高关税,保护本土工业,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主张自由贸易,使其得到廉价进口货。
○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采用奴隶制生产方式占有大量劳动力;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廉价自由劳动力。
1、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的?农民获得解放后,其身份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3 分)
3、材料一中俄国“农民获得解放”与材料2中美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有何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