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
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西方国家形成与中国建交热潮,取得如此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有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定程度上改变“左”倾对外路线
②中美都面临苏联的压力,有和缓关系的共同需要
③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深陷越战泥潭
④日本希望成为政治大国,中国的资源、市场、廉价劳动力对日具有吸引力
⑤第三世界的崛起,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⑥中国改革开放,国家财力雄厚,人民生活富裕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③④⑤⑥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⑥ |
促使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
B.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 |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D.中日两国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
20世纪70年代,反映中国政府重视并恰当处理大国关系,使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和转机的历史事件是
①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③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帮助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
C.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
D.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代价 |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其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舰点的最有力证据是()
A.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C.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