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大西近海一国”指西班牙 ②“大西近海一国”指葡萄牙③当时的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④这种现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诩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
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
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B.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A.为完成“一五”计划
B.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C.正实施全面经济调整
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下图中的叙述是中共在某次会议前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宝贵探索,有利于

◆初步提出区别于苏联的经济思想,如发展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等。
◆提出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制定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


A.“三大改造”的启动
B.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展开
C.“八字方针”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