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小明整理的“政治文明成就表”,其中①、②应分别填入( )

| A.代议制、古代罗马陪审法庭 |
| B.资本主义法制建设、苏联最高苏维埃 |
| C.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
| D.立法机构、英国议会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A.孔孟之学 | B.程朱理学 | C.陆王心学 | D.格物致知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事物的发展规律 |
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 A.人心是万物的本原 | B.格物致知 |
| C.知行合一 | D.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
| B.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
|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
| D.统治集团内部全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至此。以此见天心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②继承了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④认为君主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