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文主义 | B.民族主义 |
C.天赋人权说 | D.三权分立学说 |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 |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
C.出席万隆会议时 |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与其他国家正式建交情况表(部分)
时间 |
建交国家 |
1949.10.3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1949.10.4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1949.10.6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1949.10.16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1949.10.27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表格反映出新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是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不结盟 D.睦邻友好
1943年l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0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这一系列史实说明
A.抗日战争使苏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
B.开罗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
C.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
D.抗日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
C.“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
D.“国家以法制为先,……有法制而后有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