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说:“民间的小儿女,村夫农妇,痴男怨女……都是文学上的新形式与新风格的创造者,这是文学史的通例。”下列作品最符合这一“通例”的是( )
| A.《国风》 | B.《离骚》 |
| C.《红楼梦》 | D.《狂人日记》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
| 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
|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
| 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抨击秦的专制暴政 |
| 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 |
| 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 |
| D.主张恢复分封制度 |
钱穆说:“拿历史大趋势来看,可说中国人一向意见,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而且也确实在依照此原则而演进。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下列符合钱穆观点的是()
| A.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专制 |
| B.中国传统政治是宰相专制 |
| C.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专制制度 |
| D.中国传统政治不是皇帝专制 |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从中体现了()
| 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
| 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 |
| 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
| 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 C.郡县制 | D.中央集权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