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缘,相聚是缘”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下列制度中以血缘亲疏确定政治等级、进而巩固国家统治的是( )
A.井田制 | B.宗法制 | C.集权制 | D.郡县制 |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 B.心即理也 | C.发明本心 | D.致良知 |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材料中的“其书”最可能是下列哪本著作
A.李贽《藏书》 | B.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C.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 D.王夫之《读通鉴论》 |
“他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无心于细细品味那种空灵、含蓄、主观性强烈的美学形态与艺术形式。他们所醉心的,是具有容量、具有情节的绵密的故事,是能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紧锣密鼓。”文中的“他们”最欣赏的应该是
A.楚辞 | B.汉赋 | C.唐诗 | D.宋词 |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A.秦朝 | B.汉代 | C.宋代 | D.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