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阎步克:《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官阶》)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
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 |
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
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
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
C.战国时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牲”(祭祀用的牛)为吠亩之勤”的记载 |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的人物)的“始作牛耕”的记载 |
“(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商周 | B.春秋战国 | C.唐末宋初 | D.元末明初 |
下面为古代中国科技馆网站首页的一部分,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链接,最合适的应是( )
A.浑仪 | B.翻车 | C.造纸术 | D.数学 |
在汉代,某人要修建储存粮98DF的仓窖,他可以参考( )
A.《九章算术》 | B.《黄帝内经》 | C.《授时历》 | D.《石氏星表》 |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打破世界相对封闭的状态,使之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的是( )
A.造纸术 | B.指南针 | C.火药 | D.印刷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