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表明作者( )
A.是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发展 |
B.客观认识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 |
C.强调城市与农村革命的均衡发展 |
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l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中国开始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①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②皇室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③江西是官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④皇室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人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集权 | B.君臣共理国政 | C.君权兼并相权 | D.君臣分工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