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做过这样的评述:“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的评述主要说明( )
A.德意志帝国分裂局面仍然没有消除 |
B.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
C.《帝国宪法》为工人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 |
D.德意志帝国并不害怕德意志工人武装起义 |
范缜在《神灭论》中说:“浮图(指佛教)害政,桑门(指僧侣)蠹俗。……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指寺庙)。”由此可以看出范缜反对佛教是因为
①佛教增加了社会负担 ②佛教造成社会战乱分裂
③佛教破坏了家庭亲情关系 ④佛教妨碍了政府行政活动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在我国的一本古代典籍中,阐述了一项天文学方面的重要思考:“当日之冲(日冲:古代天文学概念,指的是太阳、地球与月亮等其他星体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月食)。”提出这一说法的是
A.甘德与石申 | B.张衡 | C.僧一行 | D.祖冲之 |
汉朝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主题的是
A.“汉委奴国王”金印 | B.白马寺 |
C.昭君出塞 | D.甘英出使大秦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 |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 D.制定了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
成语“不登大雅之堂”中的“大雅”源自于某朝宫廷乐曲。该朝应是
A.商朝 | B.西周 | C.东周 | D.西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