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 )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
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奇妙景观 |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
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
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的方法。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A.3时 | B.9时 |
C.15时 | D.21时 |
当北京时间8时整,长指针指向
A.P | B.Q |
C.M | D.N |
读“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水分 |
C.技术 | D.劳动力 |
黄土高原与山东半岛苹果产区都位于“主要产地”。二者相比,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具有的优势是
①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②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③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图示意1960—1999年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状况。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夏季东亚季风区的陆地表面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洋表面温度之差。指数大(为正值时)的年份夏季风偏强,我国易北涝南旱;反之夏季风偏弱,我国易北旱南涝。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
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
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夏季风逐年增强 |
B.夏季风逐年减弱 |
C.1961年北方地区降水偏多 |
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少 |
如图某日,科考队员从小王于北京时间3时30分在图中O处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太阳位于地平线的时间间隔是
A.24小时 | B.19小时 |
C.21小时 | D.23小时 |
如图示意某半球图,N为北极点,读图完成下题。
3月21日日出时一架飞机从L地起飞,飞行9小时后到达F地。到达时F地的时间为
A.3月20日23:00 | B.3月21日1:00 |
C.3月21日23:00 | D.3月22日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