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有一条人行天桥(下图),距离地面约40米,桥面宽约2米,长约30米左右。桥身一端连接地面,而桥的另一端则直接与某小区A栋13楼相接。尽显该市“3D魔幻立体”的城市特色。2013年,该市人口总数达2970万,城市化水平达58.34%。 据此回答下
该城市最可能是()
| A.北京市 | B.上海市 |
| C.重庆市 | D.天津市 |
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图1是其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
12.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
A.Ⅰ—①B.Ⅱ—②
C.Ⅲ—③D.Ⅳ—④
13.图6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酸雨
C.沙尘暴 D.土地荒漠化
14.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
A.美国硅谷B.沪宁杭工业基地 C.鲁尔区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其数值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则图中四点与相关省份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 |
| B.②-河南 |
| C.③―西藏 |
| D.④―江西 |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 题。
| 降雨量 (mm) |
降雨强度 |
混交林地 |
坡耕地 |
荒草地 |
油松幼林地 |
||||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
| 33 |
弱 |
111 |
0.1 |
155 |
41.3 |
153 |
4.7 |
154 |
18 |
| 14 |
很强 |
29 |
0.5 |
327 |
39.4 |
71 |
0.8 |
212 |
25 |
| 19 |
强 |
28 |
0.3 |
113 |
1.2 |
51 |
0.4 |
52 |
0.6 |
9.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草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有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10.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于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读图完成 题。
6.GIS技术的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
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
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7.图中城市
A.①位于规划区
B.②位于非矿区
C.③位于现矿区
D.④位于原矿区
8.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
A.原料地B.消费地C.水资源D.交通线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回答 题。
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2.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少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3.下列不属于Ⅰ自然区的地貌单元是( )
A.黄土高原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