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雨 陈与义①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当时南宋抗金形势严峻,时好时坏。
(1)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2)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清平乐
元好问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
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本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
试分析“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一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湖南部曲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于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即部属。古代大将的军营都设有各司其事的属官,称之为“部曲”。②急急符:紧急命令。也称“急急如律令。”③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米,有人告发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因涉嫌而受诽谤的人。④于菟:楚人称老虎为于菟。见《左传》。诗歌前两联塑造了一位怎样的“部属”形象?这两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诗歌最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精神?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
[唐]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①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②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①萧关:古关塞名。②幽并:指幽州和并州。前四句写边塞景物,其中“空”、“寒”二字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试简析作者对这两种人的态度。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闺思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
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南歌子
[宋]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白鹭立移时。易醉扶头酒①,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 ①扶头酒: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