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植物细胞中合成淀粉、淀粉酶及控制淀粉酶形成的物质存在的场所分别是( )
A.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
B.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
C.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 |
D.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核 |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反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和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不存在内含子和外显子 |
B.与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相对应的DNA片段位于编码区下游的非编码区中 |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 |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改变的过程 |
下图是—个DNA分子片段,其中—条链中含15N,另—条链中含14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ECOⅠ限制酶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分
B.②处碱基的缺失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并且可以遗传
C.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C)/(T+G)的比例上
D.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DNA中只含有15N的DNA占1/4
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操作及结果正确的是()
A.同时用含同位素35S、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含同位素 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经标记的大肠杆菌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含 35S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沉淀物中 |
D.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含32P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