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
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大豆田中的单子叶杂草 |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温度增加到15 ℃以上,细胞膜流动性增强 |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
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 |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
植物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3H标记)。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通过显微镜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由此可以判断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A.一种氨基酸 | B.一种核糖核苷酸 |
C.一种脱氧核苷酸 | D.一种单糖 |
二硫键“—S—S—”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或环肽之间的一种化学键。如图是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至少有两个羧基 |
B.该蛋白质完全水解需要277个水分子 |
C.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三方面决定 |
D.该蛋白质至少含280个氨基 |
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
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促进脂肪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这一发现有望为治疗肥胖症开辟新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与脂肪的共有元素有C、H、O
B.在适宜条件下,蛋白酶可以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解
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遇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
D.理论上可以通过促进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功能来治疗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