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和多糖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
①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
②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R型细菌细胞中
③DNA是遗传物质
④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R型细菌的DNA不是遗传物质
⑤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⑥蛋白质和多糖在该转化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
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
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
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图甲中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②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不同
③图乙中Tb~Tc麦芽糖积累量相同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④图乙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下列与酶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
B.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不止一种 |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不止 一种 |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制备细胞膜实验时,红细胞破裂后直接过滤能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
B.模型方法就是指借助具体的实物,对认识的对象进行形象化描述 |
C.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花传粉 |
D.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 |
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衰老的红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
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
C.与细胞积累K+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
D.植物生长素运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