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在中国境内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0亿元的企业债券。若王某购买了3年期企业债券2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05%。债券到期后,该企业应支付给王先生( )
A.3.03万元 | B.23.03万元 | C.20.1万元 | D.21.1万元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诗经》等文化作品的产生与当时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当时正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封建制度逐渐代替奴隶制度的时期。这表明()
①经济是基础,决定着文化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③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一致④社会制度的更替能影响文化的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诞生了《诗经》《尚书》《春秋》等优秀文化作品。这告诉我们()
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
B.思想运动影响着文化的发展 |
C.多种思想观点的对立、争论是《诗经》等作品产生的源泉和动力 |
D.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思想观念就是“服务等于伺候”,没有服务观念。这表明()
A.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包袱,是一种惰性力量 |
B.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 |
C.传统文化一直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
D.要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
A.在世代相传中,逐渐丧失了其基本特征 |
B.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
C.始终如一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
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不会因时而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