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这是时下文学界对王维笔下的“长河落日圆”最惯用的解读,但到过塞外大漠的人所看见的长河落日却多为惨白的太阳,衬托出大漠无尽的苍凉孤远,而不总是“恍然红日”下的“雄奇瑰丽”。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为了凸显诗人的意境,可以从自身感悟出发而忽略塞外风光的真实场景
③对诗的解读要从真实的场景中把握其意境,才能更准确的透视于作者的创作思想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2013年7月,第12版《新华字典》大变脸。新版的《新华字典》将“房奴”“晒工资”“秀场”“学历门”等新词收入其中。虽然这些词话及用法现在仍然争议很大,但至少已经被大部分人所接受。“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时代的变迁,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这本字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1953年第一次编纂开始,《新华字典》可以被视为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时代》周刊如此评论道。材料主要说明 ( )
| 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
|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
|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制约作用 |
|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有发言权。习近平主席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感动中国》2013年2月19日举行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每个人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对“感动中国”人物的正确认识是
①人生价值是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实现的
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为实现人生价值不应追求个性发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14年1月22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强调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从人民的要求中完善,这是基于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6万医疗卫生“大军”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与死神赛跑,掀起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救援。他们的事迹表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