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SO2(g)+O2 (g)
2SO3(g);△H=-197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mol SO2和1mol O2;(乙) 1mol SO2和0.5mol O2;(丙) 2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 |
| 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 |
|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2k乙 |
|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197-Q丙>2Q乙 |
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0.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定容时俯视,会造成浓度偏高 | B.转移时不慎将转移液溅出,会造成浓度偏低 |
| C.称量时托盘上要垫上干净的称量纸 |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不应继续加水 |
下列实验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 |
B.吸收HCl | C.蒸馏石油 | D.制取氨气 |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
| B.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 |
| C.当今社会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镁铝合金 |
| D.工业上用H2还原MgCl2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
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其中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丙可能属于两性氧化物 |
| B.若甲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的单质,且戊为碱,则丙只能为Na2O2 |
| C.若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为18电子分子,丁为10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 |
| D.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 < 丙 < 戊 |
下列装置图或曲线图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负极反应是Fe-2e-=Fe2+ |
| B.图2:酸性KMnO4溶液中没有气泡出现,但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
| C.图3: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I )的变化 |
D.图4:可表示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 +O2(g) 2SO3(g) ΔH<0”的平衡常数K正、K |
随温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