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B.当NaHSO3消耗时的离子方程式为:5HSO3-+2IO3-=5SO42-+I2+3H++H2O
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5×10-5 mol·L-1·s-1
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已知 H 2 (g)+ I 2 (g)=2HI(g);H<0 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 H 2 I 2 各0.1 mol ,乙中加入 HI 0.2 mol ,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 HI 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 甲中加入0.1 molHe ,乙不改变
C. 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 甲增加0.1 mol H 2 ,乙增加0.1 mol I 2

在含有NaI、FeBr2和Na2SO3各1 mo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将溶液在空气中加热蒸干并充分灼烧,最终得到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A.NaCl、FeCl3、Na2SO4 B.NaCl、FeBr3、Na2SO4
C.NaI、FeCl3、Na2SO3 D.NaCl、Fe2O3、Na2SO4

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32、OH等6种离子中的3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u2+、H+、Cl B.CO32、OH、Cl
C.K+、H+、Cl D.K+、OH、CO32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硝酸银溶液区分二氧化氮和溴蒸气
B.酒精灯碰倒洒出酒精着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D.检验氯代烃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硝酸溶液,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来进行检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