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叙述I
叙述II
A
水玻璃具有黏性
盛装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B
往氯化钙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
CaCO3不溶于水,Ca(HCO32可溶于水
C
NH4Cl受热易分解
可用加热法除去I2中的NH4Cl
D
利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氢氧化铁胶
和浓的氯化铁溶液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红褐色制得胶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④可能含有I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粗碘中通常含ICl和IBr,称为卤素互化物,其性质和卤素单质相似,都是较强的氧化剂,而且受热时ICl和IBr皆可像I2一样升华,在粗碘中加入以下选项中的一种物质后,再进行升华可制得精碘,应加入的物质是(  )。

A.H2O B.Zn C.KI D.KCl

下列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制取化学品,其简示途径较合理的是(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溴单质形式存在于海洋中
B.在每升海水中含量低于1 mg的元素称为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C.海水是锂元素的一个重要来源
D.世界上生产的镁大部分来自海水

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退色
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退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