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2年,苏德双方签订了《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简称《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彼此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德国放弃它在俄国的公私财产被苏俄埃政府收归国有而产生的赔偿要求;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和领事关系;两国按最惠国原则发展彼此的经济和贸易关系。7月,根据一项秘密协议,德国能够送军士到俄国受训,这其实违反了凡尔赛条约。11月,两国在柏林签署附加协议,将条款延伸到俄国所控制之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阿美尼亚与远东共和国的苏维埃。《拉巴洛条约》后形成了各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建交的热潮。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拉巴洛条约》的突出特征及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时期的主要事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阿里审时度势,主张向西方寻找发展的出路,特别是建立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材料二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
材料三为了逃避服兵役,许多埃及妇女在生下孩子不久,便含着泪水悄悄地把孩子的眼睛弄瞎或截断他的四肢,使之终身残废;一些成年男子则被迫伤害自己的躯体。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阿里怎样的改革思想?他又是怎样实践的?
(2)据材料二、三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存在的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的共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赞誉穆罕默德·阿里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
材料二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讲究的头巾”喻指什么?应怎样理解马克思的这句话?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埃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穆罕默德·阿里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始于1808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问题。
回答: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是什么?说明理由。
(2)如何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在埃及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你如何认识这句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率领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的殖民主义侵略,但是他也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材料二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对阿里改革评价很高。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对埃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作了全面介绍,对阿里内政和对外扩张作了评述。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阿里改革性。
(2)材料二中魏源对阿里的评价中所说的“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分别指的是什么?
(3)试举例说明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