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是历史事件的重要构成,可以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下列有关二战的细节描述错误的是
A.进攻波兰——德军使用“闪电战”,利用空军优势夺取了战场的制空权 |
B.“海狮计划”——德军集中空军优势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但未能得逞 |
C.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军民誓死保卫国家,与德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
D.“霸王行动”——英军在德国防线背后着陆,苏军开始对柏林发动进攻 |
史书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 )。
A.由西域传入 | B.属水力灌溉工具 |
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 D.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 |
你若去新疆旅游,手持下图所示门票参观。为使自己充实这一人文旅游,之前你应了解其历史渊源。下列有关其开凿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源于战国都江堰 | B.源于汉朝龙首渠 |
C.源于汉朝的漕渠 | D.源于汉朝的白渠 |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 )。
A.牛耕的出现 | B.牛耕的推广 |
C.铁农具的使用 |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
B.商周时期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
C.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
D.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江浙地区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