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1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
A.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
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
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 |
针对“万物始于水”的观点,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对其中“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忠于城邦的男子 | B.掌握权力的贵族 |
C.新兴的工商业者 | D.主宰人类社会的人 |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材料中的“其书”最可能是下列哪本著作?
A.李贽《藏书》 | B.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C.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 D.王夫之《读通鉴论》 |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
A.黄宗羲 | B.李贽 | C.朱熹 | D.董仲舒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
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
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
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 B.心即理也 | C.发明本心 | D.致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