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植棉、纺纱、织布或栽桑、养蚕、缫丝这种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的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向。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

A.农业生产的衰落 B.自然经济的瓦解
C.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

A.实行国有化 B.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
C.扩大政府开支 D.政府直接采购

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B.有利于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
C.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动
D.客观上扩大了世界购买力

20世纪20年代,美国和日本之间矛盾冲突的主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领导权问题 B.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C.对德国赔款问 D.争做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下列条约的内容涉及到南满铁路问题的有()
①《马关条约》②《朴茨茅斯和约》 ③“二十一条”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中国近代史上中外的反动势力为阻止和破坏革命,在四川造成的暴行有()
①“万县惨案”②“一二·一血案”③“较场口血案”④“一·三惨案”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