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对上述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
| A.将民本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
| B.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 |
| C.触及到君主专制制度的要害 |
| D.对清代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
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 A.民主的广泛性 | B.决策的可续有性 | C.程序的复杂性 | D.公民集体参政 |
下列表述是某班同学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课上的发言,其中不正确的是
甲: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强调实用技术的倾向
乙:我国古代的历法成就对农业发展帮助很大,比如元朝的《授时历》
丙:唐朝开放的社会和繁荣的经济,促进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
丁:汉字演变的脉络是甲骨文、小篆、大篆、楷书、隶书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 ‘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
|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
|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
| B.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 C.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
|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
白寿彝先生在论述明代空疏学风流弊时说:“明初的文化高压政策和官方提倡的抄袭成书的办法,都跟这种学风有关”。明清时期的思想家与白寿彝观点二致的是
| A.李贽 | B.黄宗曦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