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随近代化的历史,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论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表格,填写时按时间先后顺序

A
 
学习西方军事器物
B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表格中C的领导人是谁?他领导的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3)请说出D的代表人物(写一个即可)
(4)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什么启示?
(5)上述ABCD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
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分别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文中所提到的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出来。
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你有何认识?

历史小论坛:看完电影《鸦片战争》,就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奇奇气鼓鼓地说:“这是个什么样的政府呀!太腐败了!”明明接着说:“我看呀,是我们的武器太落后了,根本和人家没法比。”……
对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你同意明明和奇奇的观点吗?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对此你有何感受?

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出现过两次由“封闭”到“开放”的现象,第一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第二次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你觉得这两次“开放”有无本质的区别?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03年河南中考试题。略有改动)
2003年3月,新任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个历史人物的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你知道材料中的这句诗是谁说的吗?
他“利国家”的主要事迹是什么?意义如何?
请根据这件事对他做出准确的评价。青少年从他的身上学习什么?
温总理引用这句诗,表达了什么决心?

简述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