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方向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速度保持2 m/s不变,两端A、B间距离为3 m,一物块从B端以初速度v0=4 m/s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4,g=10 m/s2。物块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过程中的v-t图象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3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A.![]() |
B.![]() |
C.![]() |
D.![]()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做共点力平衡实验。M、N为摩擦不计的定滑轮,O点是轻质细绳OA、OB和OC的结点,桌上有若干相同的钩码,他已经在A点和C点分别挂了3个和4个钩码,为使O点在两滑轮间某位置受力平衡,在B点挂的钩码数可能是()
A. 1个 B.3个 C.5个 D.7个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0日晚上九点二十分,在太空飞行了九天的“嫦娥三号”飞船绕月球飞行,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首先沿距月球表面3R的圆轨道Ⅰ运动。到达P点成功变轨到椭圆轨道Ⅱ,两轨道相交于点P,如图所示。关于“嫦娥三号”飞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小 |
B.在轨道Ⅰ上运行的速率为![]() |
C.在轨道Ⅰ上的势能与动能之和比在轨道Ⅱ上的势能与动能之和大 |
D.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B.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 |
C.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
D.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日心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测定某恒星特定元素发出光的频率,对比地球上该元素的发光频率,可以推算该恒星远离地球的速度 |
B.无线电波没有偏振现象 |
C.无线电波比红外线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
D.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电磁波是横波 |
E.发射无线电波时需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和解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