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研究大肠杆菌乳糖代谢过程中lAc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

(1)在加入乳糖和去掉乳糖条件下,检测培养的大肠杆菌细胞中lAc mRNA和β-半乳糖苷酶的含量,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①乳糖属于糖类中的_________糖,细胞内的β-半乳糖苷酶可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②据图可知,加入乳糖时,lAc基因启动_________。去掉乳糖后,lAc mRNA含量立即下降,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同时β-半乳糖苷酶含量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稳定,其原因是β-半乳糖苷酶_________。
(2)为了证实乳糖的作用是诱导新的β-半乳糖苷酶合成而不是将细胞内已存在的酶前体转化为有活性的酶,科研人员将大肠杆菌放入含35S标记的氨基酸但无乳糖的培养基中繁殖多代,之后将这些细菌转移到_________培养基中培养,加入乳糖后,分离、检测新合成的β-半乳糖苷酶,若这些酶_________放射性,则证明是诱导合成的。
(3)科研人员发现一种lAc基因突变型大肠杆菌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但不能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他们在野生型和突变型细菌培养基中添加放射性标记的乳糖,发现野生型在乳糖诱导后会摄取乳糖,而突变型菌几乎不能。据此推测乳糖还能够诱导野生型菌产生某种蛋白X,蛋白X的功能是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推测,只有当乳糖存在时,______酶与lAc基因的启动子结合,诱导lAc基因表达,从而诱导_______的合成。这种机制使微生物在有底物存在时才合成相关酶,从而减少了细胞内_______的浪费。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是多种酸性污染气体溶于大气中的水分后,产生硫酸或硝酸等化合物,然后随着雨点降落下来而成。某生物探究小组为了解酸雨对陆生植物的影响,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方案。
(1)目的原理:大气中的S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验室中以SO2模拟酸雨,研究不同SO2量对两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从而了解自然界中酸雨对植物的危害。
(2)实验材料
①实验装置如下图。

②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SO2气体、气体流量计(控制充气量)、蒸馏水、植物培养液等。
(3)实验步骤:
①取5 套实验装置并编号,设立________和________。
②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发芽后,取已长出一片真叶的幼苗若干株,分别放于盛有植物培养液的玻璃皿中,并放入各实验装置的容器内,如上图所示。
③按图装配好实验装置。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关闭实验装置活塞,将装置置于______、______的环境下,在第5天统计各组两种幼苗的死亡数,并计算死亡率。
(4)实验结果;
①实验结果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SO2
C1
C2
C3
C4
C0
死亡率
(%)

0
10
40
80
0

0
0
20
40
0

②在下面画出直方图,比较甲、乙两种植物幼苗的存活率。
(5)讨论:从结果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不同角度看,生物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不同。
(1)从分子水平看,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变异的来源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主要是由于________造成的。
(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性状多样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从整个生物圈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________水平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________。但对一些珍稀、濒危、繁殖能力很差的动物,如大熊猫,还需另外采用________等先进手段进行拯救。
(6)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右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__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

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

某生物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洗净的砂、黑藻、食草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的生态瓶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1)图________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最长,图________中的稳定性最差,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作生态瓶时常放入少量尿素,其作用是______。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________和________有密切的关系。
(4)制作生态瓶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