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前,辽宁417家造纸厂,产值只占全省工业产值的0.4%,但污染却占工业污染的43%。2008年以来,全省417家造纸企业全部停产治理,294家造纸企业因治理达标无望而被彻底关闭,淘汰落后产能150多万吨。据统计,辽河流域治理累计投资超过三百亿元。流域内已建成14个生态县(区)、创建了150个生态乡镇、481个生态村,1407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辽河保护区形成了500余公里的生态廊道,植被覆盖率已从13.7%提高到63%。如今,辽河水清岸绿,鹤乡鸟鸣,逐渐恢复往日生机。
(1)针对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各是什么?
(2)请说出这一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如何?
(3)针对辽河水的污染说一说我国整体这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4)辽河,辽宁的母亲河。请你为如何保护母亲河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参加了上海、江西、广西、吉林等代表团的审议,并结合各地方的情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每一次讲话都是在用“四个全面”的精神指导地方工作,对当地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横线部分第一个解决的方法即是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从而让每个人都有自豪感尊严感,请填充。
(2)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中学生小逸在公交车上看见小偷企图偷窃,问母亲应该怎么办,母亲小声说:“要学会宽容。”眼见小偷要得手,小逸感到很气愤,大声喊道:“有人偷钱包!”小偷没得手,溜下了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妈妈的做法是宽容吗?为什么?
(2)你如何评析小逸的行为?
面对考试,许多同学都有焦虑的感受,有的同学甚至“头晕眼花,胆战心惊”。有一位班主任这样开导他的学生:当你走进考场的时候,你一定要默默地念三遍“我能行”。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位班主任的话说明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要培养什么样的心理品质?
(2)这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会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说明了什么?( 3分)
材料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社保是民生之基,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
(2)请你为《报告》中所强调的“就业”、“收入”、“社保”三项民生改革举措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中央大力提倡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活动一开始便吸引青年学生的关注与参与。倡议书经微博发布,阅读数近百万,2万多高校学子晒出自己的简约行动。
(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你打算怎样弘扬这一精神?(从思想、生活、学习方面作答)
材料一:2014年4月11日,由中宣部、山东省委联合举办的推广善行义举榜现场会在曲阜召开。山东以善行义举“四德榜”(四德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为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由此向全国推广。
(1)山东以善行义举“四德榜”为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走进当时现场会观摩点之一的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村口 “四德榜”上张贴着若干村民的 “善行义举”;
①周长梅和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孩子年幼,丈夫外出打工,小叔子尚未成家,一家老小的生活全由她一人操持;别人家有事她抢着搭手,带头成立了爱心妈妈联谊会,接送留守儿童,帮他们辅导功课。
②武茂龙从事建筑工作。在工作中,他严格按照和顾客商定的方案进行施工,从不偷工减料,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在工程完成后的后期服务上,他也总是及时完成,从不拖延。
(2)读了两人的“善行义举”,请分别指出他们上榜的理由。
材料三:新学期某中学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活动采取“一票否决”的做法,凡是班中有一位同学违反“文明班级”评比相关规定,则取消该班“文明班级”评比资格。
(3)请运用所学知识阐述这一做法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