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将步入签单时代。当需要消费时,掏出支票来,签张支票,这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已成为现实。关于支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支票作为一种信用货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转让 |
| B.支票作为一种支付凭证可以随意签发,不受储户存款数量的限制 |
| C.支票是用于办理转账结算业务的一种信用工具 |
| D.支票是向收款单位或个人签发的票据,可以不用记名 |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积极支持境外央行类机构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其外汇储备。我国上述做法的意义在于
()
| A.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 |
| B.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规避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 |
| C.满足我国国内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保持经济稳定 |
| D.发挥人民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保证世界市场的畅通 |
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喜大普奔”是最受青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揉合在一起。这个新成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
|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
| D.互联网成为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
针对时下的古诗文教学,有专家指出,古诗文入课堂,留给学生的核心,显然不应是那些分崩离析、可以量化和默写的“知识点”,而该是对传统文化的更多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自然认同。该观点强调
| A.古诗文不应成为知识传授的载体 |
| B.古诗文应该影响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
| C.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应该具有强制性 |
| D.古诗文教学不应抹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
“四川某市2015年市民读书节”于2015年9月25日至10月25日举行。在此期间,主办方共向市民推出了五大类60多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开展这一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在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5年10月30日晚,“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的豪迈歌声唱响了成都市升庵故里某国家级重点中学举行的“青春正能量•共筑中国梦”艺术节文艺晚会。开展此活动是基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素养
③优秀文化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强大的物质力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