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材料一:某省人民政府关于《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指出:2014-2016年继续实施对文成、泰顺等12个重点欠发达县的特别扶持计划;切实保障低收入农户就业人员在工资、福利、养老、医疗、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适时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促进低收入农户劳动者提高工资水平;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材料二:效率与公平是高飞的“双翼”。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更多在提高效率,创造财富,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更多保障民生、提高社会公平,将成为新的政策取向。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知识就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9月是西藏第24个民族团结月。通过回顾历史,同学们了解到,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当前要着力增强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材料二: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国家把方针政策同西藏实际紧密结合,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全力维护西藏社会和谐稳定。
请运用民族、宗教相关知识,谈谈国家是如何维护西藏和谐稳定的。

2014年,党和国家总揽全局、科学统筹,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某校高三年级政治学习小组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为题开展探究活动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
材料一:新常态新亮点
盘点2014年社会经济领域的新动向,“新常态”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新常态”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作出的新概括。从动力层面看,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分析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生活依据。
材料二:新常态新阶段
科学认识新常态,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辩证看待新常态。新常态面临多种挑战,更蕴含多种机遇,机遇大于挑战。积极适应新常态。一是冷静理性,顺势而为。二是开拓创新,尽力而为。要创新宏调控思路和方式,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改革开路,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把该给的政策给足,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
(2)分析材料二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方法论道理;并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政府如何适应新常态新阶段?

材料一:2015年1月,工信部公布了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涉及企业2087家。根据要求,这些“上榜”企业落后产能必须在9月底前关闭。这意味着,淘汰落后产能已经落实到企业层面。
材料二:落后产能存在的原因有很多,政府的盲目规划、扩张和刺激,产业布局不合理,银行信贷过度投放,经济疲弱,市场需求不振等。落后产能物耗能耗高、环境污染重、安全无保障,是导致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才能为先进产能腾出市场容量,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工业由大变强。据此回答
(1)淘汰落后产能有什么经济意义,如何淘汰落后产能?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对淘汰落后产能应如何作为?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必将遇到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2010年- 2014年前三季度的部分经济数据

注:我国城乡收入比:2010年为3.23:1,201 1年为3.13:l,201 2年为3.10:1,201 3年为3.03:1,2014年前三季度为2.59:1。
材料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如何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作贡献。(1 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