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5年4月,中国新型城镇化蓝皮书《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正式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保护文化资源,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成为人们深思与热议的话题。在漫长的岁月中,W市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反映古城变迁的地名。这些老地名,展现的是历史记忆,凝聚的是民族情感。然而,随着城镇化推进,城市空间急剧扩张,老地名不断消失,洋地名泛滥。这一现象引发社会广泛争议。为此该市民政部门强调要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保护老地名,清理洋地名,确保地名命名更具科学性。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说W市民政部门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保护老地名、清理洋地名”的文化生活依据。
材料: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根据材料,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材料:在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浙江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推动了电子商务领跑全国;省政府积极打造全国领先的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为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等职业教育,培养互联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这些都为浙江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插上“新翅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浙江互联网经济实现再次腾飞的原因。
时代呼唤“绝对忠诚”。湖南卫视新闻团队从今年4月起,以“绝对忠诚”为题,陆续推出一批当代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展示他们坚守信念、忠于祖国、乐于奉 献、勇攀高峰的可贵精神。节目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共鸣,被媒体誉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新闻宣传精品力作”。有网友留言:一个个鲜明的军工科学家,用“绝对忠诚”置顶了时代正气歌,那种直达心灵的冲击与快感让人们久久不能平静……
为做好《绝对忠诚》系列报道,创作团队与主人公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零距离采访”和“隐藏式拍摄”,记录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催人泪下的故事,并通过镜头拍摄和音乐、画面的精心选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该栏目还第一时间将节目视频在各大主流网站同步推出,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有效扩大了传播效果。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绝对忠诫》节目的成功对文艺创作的启示。
网友“文海”认为,中共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功能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认识,展现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
网友“白峰”认为,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文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
网友“林伟”认为,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特别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缺少文化含量是断然不行的。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的理解。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
有人说,保护大运河遗产,应该疏浚断流河道,重新贯穿五大水系。专家认为:运河申遗,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对古运河任意开发,那是对遗产的亵渎;在保护现状的情况下对运河进行修整利用,例如有水河段或客货运输,或观光旅游,无水河段也可作为休闲散心之地……总之,各宜其宜,不能一概而论。把本来具有应用价值的运河,变其性质,使之成为贯穿五大水系,连接六省市,全长3600里的“世界最长”的超级摆设,就大错特错了。
(1)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专家意见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就进一步推进大运河保护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8个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