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在湘江上建一河港,最适合的地点是(    )

A.M处的东岸 B.N处的北岸
C.M处的西岸 D.N处的南岸

如果在图中R处监测到一次河流水污染,污染源可能来自(    )

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

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信息可知(   )

A.株洲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铁路枢纽
B.以山地地形为主
C.一般年份湘江6月份进入汛期
D.该地制约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热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判断20~22题。

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时间段是()

A.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1770年
B.公元1770年到1950年
C.1950年到1990年
D.1999年到2008年

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1770年前由于出生率太低,人口增长缓慢
B.1770年到1950年间,由于欧美国家出生率提高,人口增长加快
C.1950年到1999年,由于发展中国家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D,1999年到2008年,预计世界人口出生率继续提高,人口增长迅猛
1770年前世界人口发展的特点是()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B.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C.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D.低出生、低死亡、负增长

该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以下18~19题。

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过渡型”
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A.甲国的社会负担逐渐减轻
B.乙国的城市化进程减慢
C.甲国的劳动力短缺
D.乙国的城市大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该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读图回答15~17题。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A.a B.b C.c D.f

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A.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
B.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C.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D.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

b、d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该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分析回答13-14题。

该城市从1968~2000年影响该城市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变化为()

A.河流 B.公路和铁路交通 C.商业的发展 D.工业的发展

从上述三幅图分析,未来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出现郊区城市化 B.成为交通枢纽城市
C.成为旅游城市 D.成为商业中心城

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10-12题。

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