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1)东北地区从东向西年降水量和积温分布呈现的规律是什么?其中,B处积温最低、年降水量最高的原因是什么?
(2)东北地区是我国比较稳定的、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小麦、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细粮作物。试分析图中C、D两地自然条件,选择最适合的粮食生产布局:
①C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             ,理由是                     
②D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             ,理由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从春季播种到秋季收获约半年左右时间;棉花发芽出苗时要求较高的温度;生长的后期,充足的日照、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湿度有利于棉铃开裂、吐絮;阴雨天气容易使棉花产生病虫害。
材料二 中国三大棉花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变化统计表

棉花主产区
1980年
1990年
2005年
长江流域
44.2%
33.3%
28.1%
黄河流域
47.8%
58.3%
43.5%
新疆
3.1%
7.8%
27.2%


材料三 棉花常被种植、栽培于田垄上并用薄膜覆盖地面。

(1)(4分)分析我国不同时段棉花产区种植面积比重的变化特点。
(2)(4分)与长江流域相比,新疆的棉花产量高、品质优,是我国最主要的优质棉产区。分析新疆和长江流域棉花品质差异的气候原因。
(3)(4分)说出棉花播种后采用薄膜覆盖地表的作用。

读图,其中a图为“某地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b图为“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c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回答:
a图是____________气候,b图是____________气候,c图是____________气候。
(2)属于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是____图;___图环流形势与其他的不同,此环流系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3)图示3种气候类型中,对种植业发展有利的是______,原因______;对畜牧业发展有利的是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极地投影太阳光照图”(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 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abc是晨昏线,其中晨线为 段。
(3)此时A、B、D、E四地的地方时应是
(4)此时A、E昼夜长短是A昼长 小时,E昼长 小时。
(5)再过三个月,B地处在 季节。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省区排名表



省(市)
四川
湖南
安徽
江西
河南
贵州
占总量比重(%)
16.1
10.6
10.6
8.6
8.3
6.1


省(市)
广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北京
福建
占总量比重(%)
35.5
8.9
7.2
5.6
5.6
5.6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
(2)据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分别有哪些?

新疆的伊利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图15中甲为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乙为天山西段1月平均气温分布,丙为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地区的降水量比周围_______,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从形态和地势两方面,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
(3)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4)综合分析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有利自然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