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宫室遗址分布在( )
①河流右岸 ②河流左岸
③被堆积的河岸 ④受侵蚀的河岸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①便于观测水情
②利于取水灌溉
③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图中a、b、c、d……为喜马拉雅山自然带谱,图中显示,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主要原因是()
A.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 |
B.北坡地势高太阳辐射弱 |
C.北坡纬度较高且相对高度小 |
D.北坡降水少,昼夜温差小 |
均质平原上某一企业的产品中,R1的原料占40%,R2的原料占60%,全部产品提供市场消费。若不论是原料或产品,单位重量的运费都相同且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如果R1、R2两种原料的原料指数(原料质量/成品质量)均为1,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该工厂最佳应设于()
A.R1地 | B.R2地 |
C.N地 | D.M地 |
该企业最有可能是()
A.钢铁工业 | B.电子装配工业 |
C.制糖工业 | D.啤酒工业 |
下面左图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示意图,右图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999~2003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速度快 |
B.东南沿海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
C.西部大开发 |
D.西北地区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
2003~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金、科技投入加大 |
B.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C.农业劳动力增加 |
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核心结构特征明显 |
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集中分布,设施完备 |
C.城市新开发区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
D.外来人口生活区位于城市中心,接近商业区 |
关于该城市地价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地租价格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递减 |
B.高地价区位于人口、设施密集的新城区 |
C.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地价低于外来人口生活区 |
D.科研文化区的地价高于城市新开发区 |
下图为“1982-2010年某大都市人口密度对数分布的变化图”,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密度越大,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982-2010年间,该市人口密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市中心人口密度持续降低 |
B.人口密度与据市中心距离成正比 |
C.近郊区人口密度先升后降 |
D.远郊区人口密度持续上升 |
图示人口密度对数值的变化说明该市()
A.人口向市中心不断迁移 |
B.近郊区就业机会不断增多 |
C.逆城市化速度加快 |
D.交通运输的压力不断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