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文艺复兴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下图是民国时期丰子恺的漫画《炮弹作花瓶》 (图中的文字为:炮弹作花瓶,天下永太平。子恺,卅四年九月二日作,圣扬学弟永存)。对该漫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创作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
B.表达了中国人民期盼和平、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
C.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D.作品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对下面材料中《申报月刊》刊载的民国二十二年“统制经济”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背景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措施是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实质是国家干预实行计划经济
D.效果是币制改革防止白银外流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曾赞:“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

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B.国民革命的失败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兴起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