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然而,______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上述材料划线处应填入的是
A.李煜 | B.柳永 | C.苏轼 | D.辛弃疾 |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着,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 | B.新航路的开辟 | C.第一次工业革命 |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1995年长春出版社出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在这本书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A.通信电缆开始铺遍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 | B.英国确立了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 |
C.其他国家纷纷从英国引进机器和技术 | D.亚非拉地区也开始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
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 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
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 D.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
17世纪以来,荷兰与英国相继崛起.两国崛起的相似因素在于
A.进行海盗式劫掠 | B.最早探寻新航路 |
C.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殖民扩张 | D.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 |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形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 B.树立起西欧工业文明的形象 |
C.为商业资产阶级开辟新的贸易场所 | D.开辟人类文明联结的新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