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
材料二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有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鉴
真,姓淳于,扬州人,生于六八八年(垂拱四年),他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
讲律传戒。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险,“频经炎热”,双
目失明,终于在七五四年(天宝十三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
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
真及其弟子创建的,它对日本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该寺至今还收藏着鉴真和尚的坐像,这
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纪念物。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
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北京宣武门附近,有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教堂
的创建人是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利马窦在中国传教时,采用中国的服饰礼仪,
主张将孔孟之道和宗法敬祖思想同天主教教义相融合。他研读“四书五经”,并作拉丁文释义
和注释。他借用中国原有的敬神名称,将基督教会所敬拜的神译为“天主”。他利用西方科学
知识结交名流显贵,发展了众多的信徒。利玛窦死后葬在北京,同一墓地还葬有德国传教士
汤若望.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他们都是耶稣会传教士。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
材料四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其中基督教传教士开办的约有三百五十所,学生约六千人,其余均为天主教开设。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女学校也有所增加。
从一八七五年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至约四万名以上。
中学约占百分之十,开始出现大学,实际上都是在中学基础上添加的大学班级,大学生总数
不到二百名。天主教仍以小学教育为主,也有少数中学;基督教中学有明显的增加,大学也
逐渐地在形成之中。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利玛窦在中国顺利传教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开设。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宗教往来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作用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罗斯福(1936年)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它的主要目的。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对“我们自己”和“全世界”有何影响?
材料二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须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德国)路德维希·艾哈德
材料反映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材料三我国(指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最优先是发展经济……因而舆论称之为“GDP第一主义”的政治,即一切为了GDP。——【日】林直道:《现代日本经济》
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谁?材料二、三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一的“战争”有什么共同点?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 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展出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材料四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请你设想一下,1904年世界博览会能展出哪些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现象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参加的展品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原因。m
(14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着一个经济重心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今天,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中国最重要、也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
自隋大运河开凿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素有“雄富冠天下”之称。
材料一:唐文宗曾下诏:“南海蕃舶本以慕华而来,固在接以恩仁,使其感悦。……其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往来流通,自为贸易,不得重加税率。”——董浩《全唐文》卷七五《病后德音》
回答:材料一体现了唐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它对扬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民国初年,长三角地区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 |
材料二:《民国初年沪杭宁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依据上图,说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的行业是什么?为什么会集中在这些行业?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的里程碑。材料四:
|
|||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2分)1912—1919年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是什么?(6分)
(2)你认为F1可能是哪些因素?
(3)结合材料一二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