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山脉南部,流经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注入里海,全长2 428千米,是世界第四大内流河,为欧洲与亚洲的界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乌拉尔河正确的叙述是
|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
| B.从源头到河流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
| C.补给水源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 |
| D.全流域航运价值大 |
乌拉尔河不同河段水流状况有明显差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至②河段的结冰期最长 |
| B.①至②河段汇入支流多,河流流量大 |
| C.②至③河段春、秋季节易发凌汛 |
| D.①至③河段蒸发量量渐减少 |
读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图8),回答22~23题。
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气候 | B.地形 | C.生物 | D.成土母质 |
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
| A.有机质含量 |
| B.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
| C.发育程度和肥力大小 |
| D.土层厚度 |
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7),完成20~21题。
⑤→⑥反映的是
| A.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 |
| B.城市化进入衰退阶段 |
|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 D.第三产业人口下降 |
与形成⑤→⑥反映的现象无关的原因是
|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
|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
| 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
| 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
图6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背斜,主要由外力侵蚀而成 |
| B.乙处为向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
| 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
| 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 |
人类对图示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局部大洋洋流分布规律图(图5),回答16~17题。
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最容易形成大渔场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是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图4),回答14~15题。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A.婚姻家庭 | B.国家政策 | C.经济收入 | D.资源开发 |
上世纪,美国出现了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的现象,起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 B.婚姻家庭 | C.战争 | D.国家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