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粗实线为7月份气温10 ℃等温线,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10 ℃等温线(甲地所在线)纬度最高点位于纬度最低点的( )。
| A.东南方 | B.西南方 |
| C.东北方 | D.西北方 |
10 ℃等温线在甲地附近分布纬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该海区盛行东北风,降温剧烈 |
| B.该海区海冰融化快,海冰大量吸热,气温降低 |
| C.该海区有寒流经过,导致气温较低 |
| D.该海区多热带气旋活动,气温降低 |
下图为“江苏和贵州两省城市化水平柱状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城市的用地规模 | B.城市的人口数量 |
| C.大中小各级城市总体数量 |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图中信息显示()
| A.1990年两省城市人口总数量相同 |
| B.2000年城市化水平江苏省比贵州省高 |
| C.江苏省城市化发展速度均慢于贵州省 |
| D.江苏省2000年后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 |
下图为“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基本不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
| 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过渡和转变 |
| C.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 |
| D.1985—2000年人口变化显示我国在人口增长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
关于2000年—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 |
| B.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 |
| C.应建立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
| D.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 |
下图为“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A.寒潮 | B.地震 |
| C.台风 | D.干旱 |
能快速有效地减轻该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 A.建设水利工程 | B.营造海防林 |
| C.改进耕作制度 | D.改进灌溉方法 |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各地的气压值()
| A.甲>乙>丁>丙 | B.乙>甲>丙>丁 |
| C.丙>丁>甲>乙 | D.丁>丙>乙>甲 |
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陆地受热少 |
| 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 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 |
| 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依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处钻井定能找到石油 | B.乙处顶部受挤压容易成谷 |
| C.丙处适合开凿地下隧道 | D.丁指示的可能是大理岩 |
甲处山地的成因为()
| A.内力挤压成山 | B.外力侵蚀成山 |
| C.熔岩堆积成山 | D.断块上升成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