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A.根系不发达 | B.叶质坚硬,树皮厚 |
C.板状根大,树干长 | D.叶面宽大,多气孔 |
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
A.干流流速缓慢 | B.峡谷险滩广布 |
C.支流短小急促 |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
有关中亚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
B.是亚欧大陆东西方联系的路上要冲 |
C.中亚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灌溉水源主要靠本地区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 |
D.中亚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色金属储量占世界重要地位,但缺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 |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世界著名的棉花生产区。关于其所在的两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工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支柱工业部门 |
B.棉纺织工业技术不断提高,已进入知识密集型工业 |
C.水稻种植广泛,是世界稻米主要产区 |
D.历史悠久,有举世闻名的古代陵寝 |
对南亚地区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季风是: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如图所示,据图判断1~2题。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是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② | D.③=④ |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光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
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
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11000万 | B.1:110000万 | C.1:5000万 | D.1:150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