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参考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B.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承载力最高 |
C.中部地区人口、面积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优 |
D.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最高,发挥内引外联和对内对外两个辐射作用 |
关于东部地区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中西部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
B.短期内可能引起东部地区失业人口的增加 |
C.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
D.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
北京时间5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北方的海面升起。据此
完成15--16题。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A.95°E | B.105°E | C.110°E | D.140°E |
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 B.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低 |
C.南极洲附近海域冰山增多 | 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
读图4,完成13---14题。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A.土壤肥力 | B.热量 | C.水 | D.光照 |
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②多大风 ③水能丰富 ④森林分布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我国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表1所示。完成11~12题。
表1
5月-10月 |
11月-次年4月 |
|||
平均温℃ |
降水(mm) |
平均温℃ |
降水(mm) |
|
甲地 |
27 |
![]() |
25 |
22 |
乙地 |
27 |
890 |
26 |
77 |
两地的纬度约在
A.15°S~20°S之间 | B.15°N~20°N之间 |
C.25°S~30°S之间 | D.25°N~30°N之间 |
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 | B.盆地 | C.丘陵 | D.山地 |
图3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完成9--10题。推测P地属于
A.草原区 | B.森林区 | C.都市区 | D.农耕区 |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美国 | B.法国 | C.澳大利亚 | D.巴西 |
图2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题。
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这一季节
A.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 |
B.美国大平原麦翻金浪 |
C.潘帕斯草原绿野千里 |
D.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