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人类在不懈的探索中,正逐步认识地球自身及所处的宇宙环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火星相邻的行星是
A.金星、地球 | B.地球、木星 |
C.木星、土星 | D.水星、木星 |
下列关于太阳系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
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 |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
该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问题。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丁→甲 |
2011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 | B.乙点 | C.丙点 | D.丁点 |
答案:C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答案:D
答案:B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该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时间长度T为
A.1太阳日 | B.1恒星日 | C.1回归年 | D.1恒星年 |
答案:C
2727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3月14日上午闭幕。大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A.①点附近 | B.②点附近 | C.③点附近 | D.④点附近 |
答案:A
28大会期间,绵阳昼夜情况
A.昼越来越长 | B.夜越来越长 |
C.昼夜平分 | D.昼长大于夜长 |
当晨昏线(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
B.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D.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
关于地球上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能够达到90°的地区,一定是热带 |
B.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地区 |
C.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是赤道上白昼最长的两天 |
D.北寒带的纬度是60°N至9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