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2" V,内阻不计,电阻R1=R2=R3=6Ω ,R4=12Ω,电容器的电容C=10μF,电容器中有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在工作的过程中,电阻R2突然发生断路,电流表可看作是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R2发生断路前UAB=2V |
| B.变化过程中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由下到上 |
| C.R2发生断路后原来静止的带电微粒向下加速的加速度为3g |
D.从电阻R2断路到电路稳定的过程中,流经电流表的电量为 C |
有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I中的磁感应强度是Ⅱ中的k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与Ⅰ中运动的电子相比,Ⅱ中的电子()
| A.运动轨迹的半径是Ⅰ中的k倍 |
| B.加速度的大小是Ⅰ中的k倍 |
| C.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Ⅰ中的k倍 |
| 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Ⅰ中的k倍 |
如图所示,两匀强磁场方向相同,以虚线MN为理想边界,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1、B2.今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MN上的P点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B1中,其运动轨迹为如图虚线所示的“心”形图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运行轨迹为PENCMDP |
B.电子运行一周回到P用时为T=![]() |
| C.B1=4B2 |
| D.B1=2B2 |
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光滑平板,其左边固定一挡板,一轻质弹簧将挡板和一条形磁铁连接起来,此时台秤有一定的读数.现在磁铁上方中心偏右位置固定一通电导线,当通以一定的电流后,台秤的示数增加,同时弹簧缩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内 |
| B.磁铁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
| C.磁铁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内 |
| D.磁铁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
一带正电的小球向右水平抛入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 A.做直线运动 | B.做曲线运动 |
| C.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 D.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
| 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
| 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 |
| 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