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现象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表比较平坦 | B.岩石颗粒均匀 |
C.有充足的水分 | D.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 |
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 | B.巴西高原 |
C.南极洲 | D.亚马孙平原 |
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明确的界线。
全球气候变化即指全球气候变暖。
下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秋分(9月23日) | B.寒露(10月8日) |
C.春分(3月21日) | D.清明(4月5日) |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 | B.北半球,向北移 |
C.北半球,向南移 | D.南半球,向南移 |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月两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该月是
A.3月 | B.6月 | C.9月 | D.12月 |
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若其他条件不变,当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增大1°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增大 |
B.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都变短 |
C.悉尼垂直于地面物体的正午影长的年变化幅度增大 |
D.极地地区极昼、极夜范围缩小 |
若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则
A.黄赤交角变为0 |
B.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 |
C.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仍为一年 |
D.黄赤交角的影响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