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当图中晨昏线如图所示,且该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
A.北京时间为夏至日凌晨2时 |
B.甲气候进入高温湿润的湿季 |
C.丙水位站流量是一年较小时 |
D.丁海域的等温线向北方弯曲 |
与图中乙地气候形成有关的因素有
①陆地地形 ②沿岸寒流 ③西南季风
④东北信风 ⑤沿岸暖流 ⑥人类活动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④⑥ | D.①⑤⑥ |
下列产业活动主要指向消费人群的是:
A.农业 | B.矿业 | C.工业 | D.商业和服务业 |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地质作用是
A.侵蚀作用 | B.搬运作用 | C.沉积作用 | D.内力作用 |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大 | B.赤道上的线速度、角速度最大 |
C.南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 | D.地球上各处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一样 |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8.0级地震。地震波及范围极大,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地都极为关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地震发生时美国华盛顿(西五区)的时间是
A.12日3点28分 | B.11日1点28分 | C.13日3点28分 | D.12日1点28分 |
此时间内关于四川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川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
B.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气温升高,不利于开展营救工作 |
C.降水量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
D.地震诱发滑坡,导致山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堰塞湖的成因按地质作用都属于外力作用 |
据有关专家解释说此次地震是由于板块运动引发的。这次板块运动可能会造成喜马拉雅山的进一步抬升,关于喜马拉雅山的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 B.美洲板块与太平板洋块碰撞形成的 |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它旨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生效标志着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在改善大气环境、减少气象灾害方面所起的最大作用在于:
A.有利于防止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 B.有利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 |
C.有利于减少臭氧层空洞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 D.有利于防止酸雨的产生 |
《京都议定书》实施后受到冲击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A.水泥、电子 | B.服装、电镀 | C.钢铁、化工 | D.造纸、纺织 |
《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
B.为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C.“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
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其中正确的是
A.引进发达国家的高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到我国 | B.将东部高能耗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去发展 |
C.调整能源结构,加快风能、核能、潮汐能新能源的开发 | D.加速进口石油,提高油价。 |
下列主张和观念,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可持续发展重在经济的持续发展 |
B.发达国家应当限制消费 |
C.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 |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时,发展中国家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